2021年五月中旬,新一波疫情使得台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。而唯一能夠讓台灣度過難關的方式,便是彼此約束,沒事不要跑出門趴趴走。如果無事可做,不妨在家看
電影消磨時間。但是為了避免大家看太多室外美景,反而越來越憂鬱,於是今天要推薦給各位一個另類防疫片單。
以下推薦
電影可能有幾個共通點,那就是劇中人基於某種原因,不願意(或者無法)踏出門外。看完這些
電影,你也許會發現,乖乖停留在一個地方,實在安心多了(?)。
《後窗》(Rear Window, 1954)
導演: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
防疫指數:90%(主角幾乎沒有與人接觸,還算安全)
戰地攝影記者傑夫(詹姆斯史都華 飾)因為腿部骨折而無處可去,百無聊賴的他,就索性拿起自己的雙筒望遠鏡,偷偷觀察街坊鄰居,認為這樣應該無傷大雅。觀者如同傑佛瑞先生的角度,就這樣看向公寓住戶的生活百態⋯⋯直到他疑似目睹了一場殘暴的凶殺案。
緊張大師希區考克巧妙地運用傑夫的主觀鏡頭,窺視週遭一切。雖然是劇情需要,但希區考克確實也抓住了人類天生對偷窺他人私隱的癖好,玩弄觀眾心理到一個極點。本片普遍公認為是希區考克的最佳
電影之一,在AFI百年百大驚悚
電影排在第14位,後世也有多次翻拍紀錄,包括西亞李畢福主演的《恐怖社區》(2007)。
如果待在家不能出門,不妨拿起望遠鏡窺視隔壁鄰居在忙些什麼吧⋯⋯等等⋯⋯在台灣可是要被判處妨害秘密罪的。
《泯滅天使》(The Exterminating Angel, 1962)
導演:布紐爾(Luis Buñuel)
防疫指數:80%(不出門最安全,但仍有多人群聚風險,與生人的親密接觸更是尤其要小心)
在伍迪艾倫的《午夜.巴黎》(2011)之中,好萊塢編劇蓋爾在蜜月旅行之中意外穿越時空,來到二〇年代的巴黎,巧遇了當時也身在法國的布紐爾。蓋爾給了他一個關於
電影的建議,內容是「一群人不曉得為什麼一直離不開一個房間」。對於熟稔影史典故的觀眾,看到這裡勢必會心一笑。因為那正是布紐爾的經典之作《泯滅天使》的故事梗概。
在這部作品之中,坐擁大宅的諾比爾夫婦邀請一眾尊貴友人作客,但在用完餐後,所有賓客卻沒有想要離開的意思,就這樣在客廳度過一晚。主人對這個現象也大惑不解,屢次婉轉地試著請大家離開,但每個人一到門口,就會轉念決定留下來。於是一群貴賓就這樣受困在屋內,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自己離開不了這個屋子。
以超現實創作聞名於世的布紐爾,同時也在創作之中屢次對布爾喬亞(資產階級)冷嘲熱諷。對照在廚房工作的下人能夠輕鬆離去,究竟這一群富人是真的不願意離開,還是某種頑固的尊嚴感迫使他們不得不把自己受困在這個空間(階級地位)之中?布紐爾巧妙地運用了一個荒誕的情境,戳破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中享盡榮華富貴的既得利益者的真貌,實在太過癮。
換個角度來看,在疫情期間,就學他們把自己困在房間裡頭,不要出來吧!
《綑著你,困著我》(Tie Me Up! Tie Me Down!,1989)
導演:阿莫多瓦(Pedro Almodóvar)
防疫指數:70%(兩人共處一室,傷害降到最低。只是李奇出門常與人有近距離接觸)
小鮮肉李奇(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飾)剛從精神病院出來,他偶然發現一名與之有過一面之緣的A片女星瑪麗亞(維多利亞阿布利爾 飾)正在附近拍戲,於是就偷偷潛入她拍攝新片的劇組現場,偷走她的鑰匙,再強行闖進她家示愛。瑪麗亞嚇得花容失色,但她卻也在這個過程之中,發現真正能給予愛與尊重的男人,或許是眼前的李奇。
一向「影」不驚人死不休的阿莫多瓦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(被綁架者戀上綁架犯)為題,描述了一個超級政治不正確的愛情故事。然而,阿莫多瓦的特點在於,他無意去將故事導向世俗的浪漫化,觀眾在觀影過程之中,依然容易感到驚駭、暗自祈求瑪麗亞能逃出生天。但問題是,兩人對彼此的依賴與慾望,卻也在他們所處的臥房漸漸萌生。
觀眾很容易看到結尾高喊“WTF!”,但沒有人能否認這世上就是有這般愛情。防疫期間不出門,還是要把門窗鎖緊,如果與愛人同住,一起欣賞這部
電影準沒錯。
《史蒂芬金之迷霧驚魂》(The Mist,2007)
導演:法蘭克戴瑞邦(Frank Darabont)
防疫指數:60%(大規模室內群聚仍有風險,但基本上出去的人都回不來,如果沒有病毒在裡面流竄,似乎還算安全?)
一場大霧忽然襲來,大批民眾倉皇躲進一間大超市,而外面霧中卻屢屢出來慘叫聲。人們面對眼前異象感到不知所措,但聯繫卻偏偏與外界中斷,再也沒有新的人走進超市,看來也沒有人能活得出去再走回來。經過數日的封鎖,眾人感到不耐,面對眼前的未知,也開始分出不同派系,有人相信應該按兵不動,也有人認為外頭有怪物根本是無稽之談,更出現一名宗教狂熱份子宣稱這一切是最後的審判⋯⋯
本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原作小說,雖然看似是一部以怪物為主軸的
電影,但真正使人恐懼的反而是扭曲的人心。故事描寫長時間面對未知的情況下,人類的理性可是遠比想像中脆弱,輕易地就能受到有心人士的操弄⋯⋯說著說著,覺得故事情節可是像極了台灣社會的縮影,在假新聞的攻勢之下,我們能夠真正抵禦眼前的危機嗎?
疫情期間,沒事不要一直跑去超市囤積物品,否則可能會像劇中人一樣受困其中(誤)。
《彗星來的那一夜》(Coherence,2013)
導演:詹姆士.沃德.畢基(James Ward Byrkit)
防疫指數:75%(五人以上群聚不合三級防疫要求,但至少大家知道沒事不要往外跑)
八名好友齊聚一屋共進晚餐,但
手機忽然沒了訊號,屋裡也停了電。聽說這一夜,彗星將會經過,他們懷疑可能正是天文異象造成了某種干擾。但他們踏出門外之後,卻發覺不遠處發出亮光的鄰居,疑似是⋯⋯「他們自己」。
原來彗星經過之後,這八個人以及他們所在的房子「的其它版本」同時聚集在同一個區域之中。也就是所謂的平行時空全部聚集在同一個時空之中,而且還不是一個,而可能是無限個。接下來,一旦你冒險走出門外,你不一定可以回到原本的房子;而回來的人,也可能不屬於你的時空。可能他的長相一樣,但是志向、興趣、個性南轅北轍,家世、工作可能也完全不同,不再是你原本熟悉的那個人。
不過如果大家都乖乖選擇留在房內,那故事當然也就演不下去了。每個平行時空的自己都各有打算,即便你不動,未必不代表別人就會選擇不動。這部低成本、非知名演員出演的作品,起先並未獲得廣泛矚目,但隨著全球影展爭相邀約,網路論壇的討論,很快成為21世紀的科幻經典之作之一。令人驚異的是,所有參與演員事前也都不知故事走向,而是每天會領得一張「今日指令」之後上戲,導演實在夠有膽識。
友站推薦 : 97速借網
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找97,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,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
想了解借錢知識,線上借錢找速借網,當鋪 ,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