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8年,美國BankAmericard信用卡問世,開啟了信用卡時代。當初,它的宣傳口號是「一卡在手,簡便旅行」,主打方便旅遊。然而,隨著時間推移,信用卡的宣傳重點從便利旅行轉向了圖利。
1970年代中期,信用卡行業競爭激烈,各大公司為了吸引新客戶,紛紛提供獎勵,如累積飛行點數、免費機票和現金回饋等。這些獎勵看似慷慨,但在高額的罰款利息面前,顯得微不足道。
信用卡公司為了擴大市場,將目光投向了大學生群體。他們在校園大力推廣信用卡,以各種禮物和優惠吸引學生。然而,這些年輕人往往沒有足夠的財務知識,一旦陷入信用卡債務,將難以自拔。
這種宣傳手段也在中國得到廣泛應用。許多大學生被發卡
銀行無責任地發放信用卡,導致他們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背負高額債務,最終由家長承擔。
因此,我們應該警惕這種陷阱,從小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,避免陷入信用卡的泥沼。
這種消費習慣一旦養成,將難以擺脫。信用卡公司誘使年輕人上鉤的手段多種多樣:
陷阱之一:現在欠款沒關係,畢業後一定能還清。
從「先購物,後付款」的口號進化到今天,誘惑著美國年輕一代,尤其是18~24歲的大學生。他們被未來5位數年薪的前景所誘惑,不自知地掉進透支的陷阱。
根據美國西北互助人壽
保險公司的調查,美國「千禧一代」背負著平均2.79萬美元的個人債務,其中最大的來源是信用卡帳單。根據美國嘉信理財集團的2019年財富報告,近2/3的千禧一代自稱是「月光族」,只有38%的人認為自己財務穩定。
陷阱之二:只要支付最低應繳金額,一切都OK!
在信用卡帳單的還款選項中,持卡人可以選擇全額還清或支付最低應繳金額。然而,選擇後者必定是一個陷阱。當然,對於一筆2,000美元的信用卡債,每月僅支付幾十美元的最低應繳金額,可能看起來並無大礙。
但是在未來的20年、30年中,高額的利息將會不斷「吞噬」這筆債務(按:美國信用卡循環利率平均超過16%,臺灣信用卡循環利率則在5~15%之間)。
若將這筆債務的情況反過來思考,大學畢業後23歲,若能不欠任何債務,每月定存55美元,而不是等到43歲才開始存款投資,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境遇。
陷阱之三:我需要!
年輕人往往忽略了「貸」這個字,被信用卡的額度迷惑。他們誤以為只要不超過額度,就可以盡情消費。有個流行的故事中,美國和中國的老太太們在經濟壓力下搬出大房子的情節,近年在美國也屢見不鮮。
在加州,有一對夫妻,他們和兩個孩子還有一隻狗住在一座300多平方公尺的大房子裡,出門靠3輛車:平常上班各開一輛,週末全家出遊時再開另一輛大車。然而,當男主人失業後,找不到同等收入的工作,一年後他們不得不拍賣房子,搬進一個只有90多平方公尺的公寓。
在搬家前,這對夫婦進行了一場大清理,內容令人嘆為觀止。院子裡擺滿了各種電器:10多台電腦、4台大電視、四套音響,還有遊戲機、遊戲軟體和各種配件,足夠開一家小型電器商店。很顯然,這一堆東西都是男主人的收藏。女主人也不遑多讓,她的鞋子近200雙,款式各異,加上無數衣物,有些甚至連標籤都還未剪掉。
這個家庭的情況正如加州的縮影,他們正走向破產的邊緣。他們搬家前的大清理,更像是對
貸款消費方式的全面檢視,是奢侈消費模式的終極清倉。這再次驗證了那句古老的話:“出來混,遲早要還的!”
陷阱之四:只是拖延一點時間,並沒有不還款啊!
信用卡公司常以低利率吸引新客戶。但這低利率通常僅在最初的6個或12個月有效。如果未按時償還欠款,罰款利率可能高達24%至30%,就像從前的高利貸一樣嚴苛。
這些唯利是圖的信用卡公司,為了謀取利潤,手段不择手段。他們的計算方式已從單純的循環
信貸演變為複雜的金融工具,平衡各種不同利率。這些公司常引誘人們將其他公司的信用卡餘額轉移到自家卡上,承諾在一段時間(通常為3至6個月)內提供較低的利率。但實際上,一旦這段時間結束,公司就有權隨意調整利率,持卡人無可奈何,幾個月後發現利率驟升,連反應的時間都來不及。
透過這些陷阱,我們可以看到信用卡對年輕人和其他消費者造成的潛在危害。從對未成年大學生的誘惑到對信用卡餘額支付的錯誤觀念,再到利率的陷阱,信用卡公司總是尋找著方法吸引客戶,同時對他們實施高額罰款。因此,我們應該小心謹慎地使用信用卡,並時刻注意避免陷入這些圈套。
友站推薦 : 97速借網
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找97,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,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
想了解借錢知識,線上借錢找速借網,當鋪 ,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。